3400点就在眼前,大资金早就不声不响把牌摊开了——降息这把钥匙,很可能就是打开A股下一扇门的开关。
你看,美国那边特朗普已经公开喊话鲍威尔“必须降息”,而咱们国内的政策工具箱也松动了口子,机构普遍预测今年政策性降息可能达到0.5个百分点。
这可不是小打小闹,一旦落地,银行、地产这些大块头立马就能喘过气来,指数往上窜一窜几乎没啥悬念。
但问题来了,指数红彤彤,你的账户绿油油——这种割裂感最近是不是特别强? 上周某天三大指数全线上涨,可近4000只个股居然在下跌。
为啥? 因为撑场子的全是那1%的权重股。 白酒、银行、煤炭这些“巨无霸”成交量加起来才200亿,还不到热门小票的一半,可它们轻轻一拉,指数就起来了。
这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舞台剧,聚光灯只打在几个主角身上,其他演员都在阴影里站着。
大资金现在玩的是“锁仓”战术,沪深300的成交量缩到2000亿左右,远不如牛市水平,可指数照样往上走,说明主力压根没想卖,他们等的就是降息这张底牌。
说到突破3400点,关键得看两股力:一是白酒、券商这些“大家伙”能不能集体发力。 它们就像推土机,只要动起来,3400点的窗户纸一捅就破。
二是真金白银的量能。 现在每天1.1万亿的成交还差点意思,要想站稳3400,至少得连续放出1.2万亿以上的量。
尤其得盯紧早盘半小时,如果成交冲不到800亿,当天很可能又是“假突破”的戏码。
对了,6月中旬有个暗藏的变数——A股指数要大调整了,像深证成指、沪深300这些都要换血,新纳入的半导体、创新药公司可能突然被资金盯上,冷不丁带一波节奏。
最近市场还有个怪现象:外资和内资各玩各的。 北向资金闷头扫货,6月初一天就买了34亿,重点砸在金融股和芯片股上;而内资呢,一边往高股息里钻,一边在消费和科技之间反复横跳。
这种分裂背后其实是策略分歧——外资赌的是降息后人民币资产升值,内资则更信政策红利,比如陆家嘴论坛可能扔出的“资本市场改革”彩蛋。
说到机会,现在得学会“两条腿走路”。
一条腿踩稳高股息,像电力、煤炭这些现金奶牛,股息率普遍5%以上,就算指数震荡,它们也能给你发“工资”。 另一条腿得往政策风口伸,比如AI和机器人。
中泰证券内部数据透露,AI算力、服务器这些上游企业,订单已经排到三季度末了,下半年景气度根本压不住。 还有消费里的暗线——以旧换新。
别只盯着家电,有些智能家居公司悄悄接了政府大单,二季度业绩可能会炸。
当然,坑也不少。游戏、影视这些题材股,大股东减持公告一个接一个,股价炒得越高,镰刀挥得越狠。
技术派最近特别紧张,上证RSI指标已经蹭到超买区边缘,如果量能突然萎缩,指数可能直接回踩3350点。
更别说外部那些“黑天鹅”了,比如美联储万一放鹰派信号,或者特朗普关税大棒突然砸向新能源车,分分钟就能把反弹拍熄火。
所以接下来怎么玩? 仓位别太激进,五六成就够。 早上9点半先看北向资金动向,如果半小时内净买入超过20亿,当天行情基本稳了;10点再确认量能,要是达不到800亿,赶紧把追高的念头摁住。
记住,现在市场认的是“实锤”——要么像银行那样分红大方,要么像科技股那样订单满产,故事讲得再花哨,没业绩照样没人买单。
降息预期再热,也别把所有筹码押在金融股上,小心降息落地时“利好出尽”的反转戏码,2015年和2024年都这么演过。
说到底,现在的A股就像一场“明牌局”,降息是台面上的王炸,指数冲关是明摆着的目标。但牌桌底下,资金早就在高股息和科技成长之间布好了局。
散户要么跟着大资金锁仓权重,要么去挖真成长的洼地,最怕的就是左右摇摆——指数涨时你不在场,调整时你满仓扛。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